时间:2025-10-12点击:17次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第203卷论文目录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September 2025,Volume 203
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food-and-chemical-toxicology/vol/203/suppl/C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毒理学系 李莲 编译
研究论文
1. 岩藻黄质恢复线粒体生物能量功能,减轻地塞米松诱导的成骨细胞功能障碍:对糖皮质激素相关骨骼疾病的启示
概述:岩藻黄质通过恢复线粒体功能和生物能状态,可能有效减轻地塞米松(DEX)诱导的成骨细胞功能障碍,提示其在糖皮质激素相关骨病中的潜在治疗价值。
2. 洛哌丁胺诱发的小鼠便秘与肝脏胆汁酸及胆固醇过度蓄积相关;橙皮苷的缓解作用
概述:橙皮苷通过减少肝脏胆固醇积累和促进胆汁酸排泄,缓解了洛哌丁胺引起的便秘。其作用机制涉及对胆固醇/胆汁酸合成酶和转运蛋白的协调调节。
3. Rab7介导的脂滴自噬激活是雷公藤甲素诱导肝细胞铁死亡的必要条件
概述:雷公藤甲素通过激活Rab7介导的脂质自噬促进肝细胞的铁死亡,导致肝毒性加剧。抑制脂质自噬能够减轻铁死亡并缓解肝细胞损伤,提示脂质自噬调控是改善曲妥珠单抗诱导肝毒性的潜在治疗策略。
4. 慢性苯并[a]芘暴露通过TGF-β信号通路机制诱导乳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
概述:慢性苯并[a]芘暴露通过改变转录组和激活TGF-β信号通路诱导乳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提示TGF-β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发生中的关键作用,并为潜在的预防性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机制性见解。
5. 蛇床子素通过诱导TFR1抑制增殖并诱导依赖自噬的铁死亡在宫颈癌细胞中的作用
概述:蛇床子素通过诱导TFR1表达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并引发铁死亡。研究发现,自噬和铁死亡相互作用,TFR1的过表达增强了两者的发生,而TFR1沉默则抑制了这一过程。
6. PINK1/Parkin信号通路在4-乙烯基环己烯二醇诱导大鼠卵巢毒性中的作用
概述:4-乙烯基环己烯二氧化物(VCD)通过抑制KEAP1/NRF2和PINK1/Parkin信号通路诱导大鼠卵巢毒性。第60天和第135天VCD暴露导致卵巢功能受损,而第25天时KEAP1/NRF2和PINK1/Parkin信号通路已被激活。
7. 血浆纤维连接蛋白通过AMPK/Nrf2通路缓解丙烯醛诱导的内皮细胞铁死亡
概述:丙烯醛诱导内皮细胞发生铁死亡,导致细胞死亡和铁死亡标志物变化。血浆纤维连接蛋白通过减少脂质过氧化、炎症反应,并通过激活AMPK/Nrf2通路上调GPX4和SLC7A11,发挥对丙烯醛诱导铁死亡的保护作用。
8.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与雪腐镰刀菌烯醇在实际膳食暴露比率下的协同细胞毒性作用,通过核糖毒性应激诱导Caco-2细胞凋亡
概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雪腐镰刀菌烯醇在实际膳食暴露比率下表现出协同细胞毒性,通过核糖毒性应激、MAPK激活和凋亡通路作用于Caco-2细胞。联合处理比单独处理更显著降低细胞活力,增加凋亡率。
9. 醋酸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通过莫林调节CD3/CD4黏膜免疫和TLR4/NF-κB/ERK1/2/IL-6信号通路在大鼠中的抑制作用
概述:莫林通过调节CD3/CD4和TLR4/NF-κB/ERK1/2/IL-6信号通路,在缓解醋酸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中发挥结肠保护作用,改善免疫功能和减轻氧化应激,显示了其对UC免疫改变的调节作用。
10. 马兜铃酸I肝毒性的机制:PDK4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肝脏炎症的核心作用
概述:马兜铃酸I诱导严重的肝脏功能障碍,主要通过M1型巨噬细胞激活引发的炎症反应和PDK4/p53/内质网应激轴介导的肝细胞凋亡。研究发现PDK4是HCC预防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11. 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物在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上的对比调节反应:探讨活细胞中内分泌干扰的分子机制
概述:玉米赤霉烯酮(ZEA)及其代谢物通过激动和拮抗作用在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上发挥对比的调节作用,促进受体的核转位和转激活,同时抑制雄激素受体的转激活,导致内分泌干扰。
12. 脱氢乙酸钠通过抑制TCA循环活性和线粒体功能引起猪卵母细胞毒性,烟酰胺单核苷酸作为潜在保护剂
概述:脱氢乙酸钠(Na-DHA)通过抑制TCA循环和线粒体功能,损害猪卵母细胞的成熟和受精过程。NMN补充能够恢复线粒体功能、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胚胎发育,表明其作为潜在保护剂的作用。
13. 香烟烟雾引起的PPAR信号通路失调加速5xFAD小鼠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认知功能衰退
概述:香烟烟雾暴露加速5xFAD小鼠的阿尔茨海默病进程和认知衰退,主要通过PPAR信号通路影响能量代谢。多组学分析揭示了相关的蛋白质和代谢物变化,表明香烟烟雾对小鼠的神经退行性变化具有加速作用。
14. 褪黑激素通过PI3K/AKT/Nrf2通路保护大鼠帕金森病模型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
概述:褪黑激素通过PI3K/AKT/Nrf2通路缓解百草枯诱导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的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PI3K/AKT通路对褪黑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至关重要。
15. 产前对乙酰氨基酚暴露引起胎盘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概述:产前对乙酰氨基酚暴露导致胎盘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表现为滋养层细胞坏死、胎盘隔膜破坏及代谢基因表达的改变。剂量、暴露时间、孕期阶段和性别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16. 白藜芦醇通过Sirt1介导SphK1通路改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肾脏炎症并促进自噬
概述:白藜芦醇通过Sirt1介导SphK1通路,减轻了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炎症,改善了自噬并促进肾功能恢复,提示其在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潜力。
17. 百草枯毒性的分子机制:ATF4、铁死亡与内质网应激的相互作用
概述:百草枯通过ATF4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和铁死亡放大作用引起肺损伤。ATF4的过表达加剧损伤,而敲降ATF4或使用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可缓解这一过程,提示ATF4抑制结合内质网应激/铁死亡调节可能为治疗策略。
18. 褪黑激素在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硬化标准模型中的作用
概述:褪黑激素在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硬化模型中显著降低了肝酶活性、炎症和纤维化指标,表现出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19. 摩洛哥费斯-梅克内斯地区橄榄油中潜在有毒元素的地理分布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概述:摩洛哥费斯-梅克内斯地区的橄榄油中潜在有毒元素浓度低于监管限值,且健康风险评估表明无显著非致癌风险。梅克内斯地区油品污染较高,研究强调了区域性监测的重要性。
20. 环状RNA在甲醛诱导的肺损伤中的作用:表达与调控通路的研究
概述:甲醛诱导的肺损伤中,环状RNA的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某些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的激活与抑制。该研究为甲醛相关肺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机制见解。
21. 草甘膦及其代谢物AMPA诱导HepG2细胞凋亡和表观遗传改变:p53-BAX-CASP通路的上调
概述:草甘膦和AMPA通过上调p53-BAX-CASP通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同时增加全局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揭示了草甘膦和AMPA的表观遗传毒性机制,为理解其潜在风险提供了新见解。
22. 一种用于生成电子烟液排放的工具,以进行毒理学评估
概述:本文提出了一种新设备,用于在可控温度范围内生成电子烟液的排放物,并通过GC-MS分析验证了其温度依赖性变化。该设备能够在真实吸烟条件下运行,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工具以改善毒理学评估,增强消费者安全性。
23. 慢性低剂量镉暴露通过干扰肠道微生物群和脂质代谢引发肝损伤
概述:慢性低剂量镉暴露扰乱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导致肝脏损伤,微生物群介导的机制在肝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提示肠-肝轴可能是镉毒性的关键靶点,微生物群干预可能成为潜在治疗方法。
24. 家禽蛋中天然雌激素的全面评估:对健康风险和饮食干预策略的启示
概述:家禽蛋中的天然雌激素含量和其对儿童健康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评估,鸭蛋的风险最高,且部分天然雌激素超过了儿童安全阈值。补充维生素B2和B12可能作为减轻其雌激素效应的策略。
25. PGC1α通过调节线粒体呼吸链抑制SiO2诱导的纤维化
概述:PGC1α的过表达通过改善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减轻SiO2诱导的肺纤维化,揭示了其在尘肺病中的潜在治疗作用,表明PGC1α可能是治疗尘肺病的有效靶点。
26. 错误鉴定的LO2和SGC-7901细胞系挑战了铑(II)多吡啶配合物声称的选择性
概述:LO2和SGC-7901细胞系的错误鉴定影响了铑(II)多吡啶配合物的选择性声称,因此未来的研究应使用经过认证的细胞系以确保准确的治疗评价。尽管如此,化合物在体内的肿瘤抑制效果仍值得继续研究。
27. 紫藤根提取物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缓解小鼠的极度疲劳
概述:紫藤根提取物通过改善运动耐力、减少氧化应激和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稳态,有效缓解了小鼠的极度疲劳,提示其可作为益生元药剂来改善EF。
28. 蜂产品阿皮拉尼尔对顺铂诱导的大鼠卵巢毒性中凋亡与自噬的治疗作用
概述:阿皮拉尼尔通过改善卵巢组织病理变化、恢复自噬和凋亡标志物的水平,减轻了顺铂引起的大鼠卵巢毒性,表明其作为治疗女性生殖系统损伤的潜在疗法。
29. 微/纳米塑料与人类健康:证据、后果及毒性评估综述
概述:微/纳米塑料通过其物理和化学特性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其存在于人体各个器官和生物液体中,并对生理系统造成多方面的损害。综述中还提出了毒性评估框架,强调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性。
30. 甘草活性成分通过靶向FADD改善微塑料引起的肠道损伤
概述:甘草活性成分通过靶向FADD蛋白,改善了微塑料引起的大鼠肠道损伤,减轻了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提示其可能作为微塑料损伤的保护性疗法。
31. ATP生物发光法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在山药样品中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混合物检测中的比较
概述:ATP生物发光法和SERS技术在检测山药样品中的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混合物时,均表现出优异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与传统培养方法相比,SERS方法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更低的检测限和更短的时间消耗。
32. 迷迭香酸通过PI3K/AKT通路对抗氧化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
概述:迷迭香酸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过度激活,减轻了高脂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并有效改善了氧化应激和斑块形成。这一研究揭示了迷迭香酸在抗氧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保护作用。
33. 使用快速尿液代谢物提取技术结合LC-MS/MS分析法同时生物监测常见食品致癌物丙烯酰胺及其主要代谢物
概述: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FaUMEx技术与UHPLC-MS/MS分析法的尿液样品快速预处理方法,用于同时监测丙烯酰胺及其代谢物,具有优异的灵敏度、良好的回收率和低基质干扰,适用于丙烯酰胺(AA)及其代谢物的生物监测。
34. 温室工人血清中农药残留的评估及其健康风险:使用QuEChERS-UHPLC-MS/MS方法
概述:该研究通过QuEChERS-UHPLC-MS/MS方法评估了温室工人血清中的农药残留及其健康风险,发现杀虫剂和杀菌剂最为常见,艾美乐菌和吡克氟嗪的暴露带来较高的健康风险,提示需要加强安全措施并进行长期的健康影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