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园地

守护新生命,奠基健康未来:“生育期饮食、药物与健康管理”系列科普活动成功举办

来源:守护新生命,奠基健康未来:“生育期饮食、药物与健康管理”系列科普活动成功举办时间:2025-10-21点击:46次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发育源性疾病防控前沿知识的社会普及,中国毒理学会发育毒性与发育源性疾病防控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联合发育源性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儿医院,成功策划并主办了“守护新生命:生育期饮食、药物与健康管理”系列科普活动。通过多学科专家联动、案例化讲解与互动式教学,为逾200个家庭带去了前沿、系统、科学、权威的孕育知识,获得了参与者的一致好评。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所传播的核心科学理念均基于汪晖教授团队出版的系列丛书——《骨与关节疾病的胎儿起源》、《胎源性疾病》、《Fetal Origin of Diseases》和《守护新生命: 生育期饮食、药物与健康管理》,标志着我专委会“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领域实现了从前沿科研、到临床转化、再到大众科普的全链条覆盖。

   

 

一、立足科学理论:深化“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DOHaD)公众认知

本次科普活动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DOHaD)理论。该理论揭示了从孕期到婴儿2岁之间的“生命早期1000天”,是决定个体长期健康与疾病风险的关键窗口期。在此阶段,胚胎、胎儿和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药物暴露、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不仅直接影响其早期生长发育,更将通过表观遗传等机制,对机体代谢、免疫及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行“程序化编程”,从而深远地决定其未来罹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障碍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专委会作为在该领域深耕的专业组织,深知生命早期不良环境暴露所带来的长期发育毒性风险。因此,本次活动致力于将这一复杂的专业理论,转化为公众能够理解和行动的实用知识,强调早期干预对于预防成年期“胎源性疾病”的极端重要性,真正实现“关口前移,主动健康”。

 

二、构建系统内容:提供全周期、多维度的健康指导

活动汇聚了来自妇产科、药学、骨科、生殖医学等多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基于发育毒理学、药理学与临床研究的深厚底蕴,为备孕夫妇、准父母及新生儿家庭构建了一套环环相扣、科学全面的知识体系:

孕前准备期:强调父母共同责任。专委会特别指出,父亲的角色至关重要。专家们从备孕期的男性生活方式、心理应激等因素入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父亲精子质量及其表观遗传状态对子代健康的潜在“代际影响”,打破了传统观念中仅关注母体的局限,推动了健康的共同参与。

围孕期与孕期:筑牢发育安全防线。内容系统梳理了在胎儿器官发育关键时期,各类环境因素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专家们就如何规避药物滥用、烟草酒精、食品中的天然毒素(如黄曲霉素)、以及不当运动方式等发育毒性危险因素,提供了严谨而具体的指导,帮助家庭为胎儿发育营造一个安全的内外环境。

产后及远期健康:拓展疾病预防认知活动前瞻性地科普了多种“胎源性疾病”的起源与防控,涵盖代谢性疾病、骨关节健康、儿童神经精神发育及未来生殖健康等。通过介绍这些疾病的发育起源,引导公众将健康管理的视野从“治病”延伸到“防病”,深刻理解早期健康投入对子代一生福祉的价值。

 

三、创新科普模式:赋能家庭成为健康管理主角

本次活动始终贯穿 “全生命周期健康关护” 理念,通过贯穿孕前、孕期与产后的连续性知识输出,有效满足了公众对系统性健康知识的渴求。在形式上,活动融合了权威专家讲座、生动图文演示和开放互动讨论等多种方式,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语言,通过案例分享解答现实困惑,极大地提升了参与者的理解深度与接受度。系列活动的核心价值,在于成功传递了 “主动预防优于被动治疗” 的现代健康观。我们坚信,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能够赋能每一位女性和每一个家庭,使其成为自身及子代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和主动决策者。

 

 

 

结语与展望

本次“守护新生命”系列科普活动,是专委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的一次成功实践。我们不仅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到千家万户,更探索出了一条将发育毒理学理论应用于公众教育的有效路径。未来,中国毒理学会发育毒性与发育源性疾病防控专业委员会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持续深化发育源性疾病的防控科普与研究工作,为守护每一个新生命的健康起点,夯实国家长远的人口健康基石而不懈奋斗!

  

 

中国毒理学会发育毒性与发育源性疾病防控专业委员会

2025.10.17


上一篇:

下一篇:关于举办2025年度中国毒理学会校园科普作品大赛的通知

相关内容